希望金融官网

400-010-5800工作日(09:00-18:00)

15269

基金收益你算过吗,基金定投真的是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吗?

分类:

文章来源: 希望金融

作者: 希望金融

[返回主页]

2018-04-29 07:25:52

摘要

指数点位法是一个相对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35000点通常被认为大盘的价值中枢,经过一段时间的筹码累积,我们在4000点以上逐渐减少定投,开始分批赎回,指数越涨我们卖的越多。

推荐词条: [基金定投]

01

如今,基金定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甚至有些理财机构喊出口号,基金定投二十年退休养老不用愁等。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定投真的是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吗?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他们当然希望你定投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样基金公司就能轻而易举的赚到一大笔管理费啦。

我们常说,基金定投应该长期持有,但是这个所谓的长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是不是要持有10年、20年才算长期持有呢?

可是,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余额宝问世以来,就开启了全民理财的时代,基金定投也成为小白热衷的理财方式,甚至被不断夸大宣传。

这种不用择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投资方式,很受小白追捧,基金定投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理财神器,甚至连不喜欢理财的人,也开始对基金定投两眼放光。

为什么要选择基金定投呢?

一方面是我们对未来的市场是看好,坚信国家的经济会越来越好,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这种投资方式,不用太多专业知识,就可以市场上涨的红利。

基金定投的核心,是通过分批成交的方式,分散你的成本,在时间与概率上战胜市场中的平均价格。说白了就是,在熊市的时候买入大量的筹码,在牛市的时候卖出。

02

有不少人说,基金定投的时间越长,收益会越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收益率

我们以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020011)为例,说明基金定投时间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这支基金成立于2007年11月11日,至今已经有接近十年的时间。如果我们选择最原始的定期定额方式,那么收益率比如上图所示。

当然,如果你选择基金成立的时候一次性投资,至今这笔钱仍然亏损29%,但是如果选择基金定投的方式,收益率为18.86%,这就是定投的威力。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定投的收益率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有着明显的波动。

之前,我们多次提到基金定投最好是能经历一个牛熊周期,3-5年或者5-7年,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分摊成本,同时保证获利的最大化。

但是,如果定投时间更长的话,实际上收益率并没有提上去。

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每个月投入一笔资金,资金在滚雪球式的不断膨胀,这样以后你下一次投入的金额能够分摊的成本就会越来越低,定投的效果也就会相应变差。

比如你已经投入了120000块钱,那么你在投入1000块钱,那么1000块钱在120000块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金量的累积,净值的波动就可能导致收益的巨大波动,同样是波动3%,10000块钱与100000块钱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实际的基金定投操作中,我们不能死死的抱着一支基金不放,而是要学会止盈,及时的落袋为安。

那么,基金定投应该怎么止盈呢?

1.设定收益目标

通常,我们在基金定投开始之前,就要根据基金的类型与资产配置以及市场环境设定一个收益目标,比如30%或者50%,一旦达到收益目标及时赎回,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定投。

千万切记,不要贪得无厌,一定要及时赎回,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局面。

2.指数点位法

指数点位法是一个相对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35000点通常被认为大盘的价值中枢,经过一段时间的筹码累积,我们在4000点以上逐渐减少定投,开始分批赎回,指数越涨我们卖的越多。

其实,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这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及时把收益落袋为安,而不至于被动的卷入新一轮的定投,这样可以最大化我们的收益。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出借参考,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文章链接: https://news.xwjr.com/data/15269.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词条百科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就是将定额的资金在定期内基金的简称,跟银行零存整取的业务方式相似,一般人们所说的基金就是证券投资基金,有人把基金定投成为懒人理财,源于华尔街幽默的华尔街一句流传,即: “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基金定投克服了买入和卖出的相应缺陷,成本均衡化,从而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基金定投适合哪些人群呢?以及基金定投的原则是什么?希望基金定投可以让你从中获益。

精彩评论

我有话说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

  • 聚焦
  • 行业
  • 观点
  • 数据
  • 政策
  • 专题
  • 金融
  •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