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金融官网

400-010-5800工作日(09:00-18:00)

13023

新社保制度下前后两次对“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

分类:

文章来源: 希望金融

作者: 希望金融

[返回主页]

2018-02-09 14:06:23

摘要

目前,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退休中人的差额补贴落实工作,国家政策已然很是明确,由各地组织落实。但具体落实工作时间表并不统一。据我所知,落实较好的,是内蒙地区,已经落实完毕。南方有几个小县城也在2017年底启动了落实工作。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完全落实。不过,好在有动的,就会有跟的。落实工作越来越有希望了!

推荐词条: [养老金]

我是一名老HR,依我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在20多年来的退休人员社保制度,也就是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变革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阶段性改革,出现了两次所谓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也就产生了两类有根本性区别的“老人”,“中人”和“新人”。

 

那么,这两次划分有何区别呢?下面谈谈我的一家之言。

相同之处:
1.称呼:划分以后,涉及到的人群都分为三类,人群叫法都有相同的称呼,都叫“老人”、“中人”和“新人”。

2.依据:均是退休养老制度的改革,均以改革时间节点为分水岭。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并已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改革时间节点后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新人”。

3.结果:都和退休后的养老金计发有着根本性的联动关系,执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法,“新人”新办法。

不同之处:
1.两次划分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不同

第一次,1992~1995年,是企业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

第二次,2018年10月1日,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和企业人员退休制度并轨。

2.两次划分的政策指向性人群不同

第一次,面向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第二次,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3.中人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不同

具体说明如下:

改革开放后,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次改革的时代背景
第一次划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1992~1995年)。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等诸多原因,出现了很多非国有体制人员。比如,民营企业人员、合资企业工作人员、外企工作人员、下岗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等。原有的退休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些人员,他们成了门外人。而且这些人的队伍还在日渐扩大,将来如何养老?成了国家必须要考虑解决的社会问题或民生问题。于是发生了一一次养老制度的改革。我们看到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启。

这是一次实质性的改革。它借鉴并引用了西方退休制度的做法,根本性地改变了我国此前的退休制度。改革后,退休金改称养老金,计发办法执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法,新人新办法。由于各地养老保险启动时间不一致。所以发生的时间范围是1992~1995年。

这次划分的所谓老人、中人和新人,面向的是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非国有体制工作人员,也就是非体制内人群。此后非体制内未退休人群开始缴纳社保费,退休时本着多缴多得的原则领取养老金。至于体制内人员,依旧执行原来的退休制度,不需缴纳社保费用。(敲黑板了)

“老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参加工作(全国各地启动时间有先有后,并不统一),启动前退休的人员。“老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实际工作年限等情况,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计发退休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工作的工龄(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中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1992~1995年,具体时间以各地启动时间为准)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启动前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此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启动后,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以此作为工龄,缴纳社会保险这一段的工龄称为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2~1995年前实际工作年限,可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实际缴费年限

“新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后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险必须至少缴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缴费年限(不再计算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改革开放后,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次改革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划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10月1日。当时,由于非国有体制人员对国有体制人员退休有一定的意见,认为体制内人员,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相比,退休前无需缴费,退休后养老金优厚,有失社会公平,因此国家退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并轨制改革。

那么,这次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是怎样的?(敲黑板了)

“老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全国统一),此前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老人”按照过去的老办法退休,计发退休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工作的工龄(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中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此后退休的人员。此前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此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此后,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以此作为工龄,缴纳社会保险这一段的工龄称为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10月1日前实际工作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新人”:指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此后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险必须至少缴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缴费年限

两次改革后,两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对比
1.“老人”和“新人”没有本质性区别

老人都是按改革时间节点前的退休政策,计发养老金。

2.“中人”有区别,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享有2014~2024十年过渡性限高保低差额补贴。

两次改革后,虽然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的名义计发办法相同(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但是和企业退休人员相比,为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顺利并轨转轨,第二次改革规定,对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实行限高保低。低于改革前老办法下限待遇的人员另外领取10年过渡性差额补贴。

何为限高保低?是针对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特别政策。限高就是退休金的上限按新办法执行,保低就是退休金的下限按老办法执行。如果老办法高于新办法,先按新办法执行。然后以每年10%的递增比例补贴差额,2024年10月1日终结。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员,目前是暂时按2014年10月1日前的标准作为计费基数,计发养老金。也就是在按2014年的标准领取临时性养老金,存在2014~2024十年过渡性限高保低差额补贴的落实问题。

目前,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退休中人的差额补贴落实工作,国家政策已然很是明确,由各地组织落实。但具体落实工作时间表并不统一。据我所知,落实较好的,是内蒙地区,已经落实完毕。南方有几个小县城也在2017年底启动了落实工作。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完全落实。不过,好在有动的,就会有跟的。落实工作越来越有希望了!

以上分析仅是本人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疏漏、不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探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出借参考,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文章链接: https://news.xwjr.com/zhuanti/13023.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词条百科养老金

养老金其实就是退休金退休费,是我国政府规定的一种基本保障制度,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一个人因为衰老后丧失劳动力离开工作岗位后,会根据他对社会的贡献来每月发给其金钱作为生活的保障,一个人年轻有力时需要投资一部分作为养老保险,则在老了之后保证老有所养,养老金也有不同的分类和支出差异,我国养老金体制在有些方面仍需调整,政府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那么,养老金体制在之后的生活中会有那些变动?以及我们该如何投资自己的养老?希望养老金小知识对你有所帮助。

精彩评论

我有话说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

  • 聚焦
  • 行业
  • 观点
  • 数据
  • 政策
  • 专题
  • 金融
  •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