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金融官网

400-010-5800工作日(09:00-18:00)

28023

刘永好:建议国家从土地和资金上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

分类:

文章来源: 网络

作者: 澎湃新闻

[返回主页]

2019-07-09 14:03:35

摘要

在金融及财政支持方面,刘永好建议,加强数据监管立法,促进现代金融科技发展;优化增值税、释放税制红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推荐词条: [刘永好] [新希望]

“目前在我们国家,养奶牛不太容易赚钱,因为我们的土地不够、草不够,养一些奶牛还需要进口牧草。”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3月3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对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如是回答。

新希望集团始创于1982年,由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发起创立,横跨饲料生产,跨入农业科技、食品加工、渠道终端、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新希望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97位,同年,刘永好家族以425亿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0位。目前刘永好为四川首富,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刘永好就乡村振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提出了八项提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刘永好在其中一份提案中建议,应当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

刘永好表示,当前国内乳品的人均年消费量仅有36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未来人们对乳制品和牛肉的消费会越来越高,然而全国奶牛实际存栏量低于1000万头,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的牧场用地供给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永好认为,奶业的格局正朝着集约化饲养演进,规模养牛数量增长迅速,这一趋势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解决粪污集中处理、疫病防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

刘永好在其《关于支持奶业振兴,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应当增强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饲养奶牛的土地资源支持和资金支持。这其中包括应鼓励利用非基本农田、一般经济林地等建设规模化、种草养牛循环的生态牧场;在牧场周边配套适当面积的土地;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家庭牧场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等等。

刘永好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前几年受进口洋奶粉的冲击,国内的养牛户亏损不赚钱。在国内当前的供需新格局下,国内养奶牛的量总体上是不够的,必须配套一定奶牛养殖量。

“养殖规模太小,农民的效益就不会高,我们的质量控制也会相对比较难。”刘永好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有研究显示,中国2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比例仅为28.9%,小养殖户仍占奶牛养殖的主体。针对记者提出规模化养殖的推进难点,刘永好表示,主要是小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问题。以养一头奶牛平均需要一两万元的成本计算,10头左右每年的成本就是一二十万,要是扩大到100头,初始增加的成本很高,但这是一个逐步做强做大的过程。

在刘永好看来,推进规模化是有难度的,需要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也需要工商业者和投资机构的参与,促进行业的发展。对此,希望国家对奶牛养殖户,尤其是集中规模的养殖户给予包括土地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此外,对于奶牛养殖上游的饲料产业,作为国内的养殖大户及饲料生产商,刘永好表示,“种养结合”一体化的体系能够更保证质量、控制来源、让产品可追溯,因此产业链的延伸是有利的。

刘永好的其他七项提案则分别从产业及金融财政等方面,为落实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提供了建议。

在产业上扶持农业方面,刘永好建议,支持奶业振兴,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放开原材料进口资质;“绿领”培养和“绿品”培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新农民培训实效;以及引领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

在金融及财政支持方面,刘永好建议,加强数据监管立法,促进现代金融科技发展;优化增值税、释放税制红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出借参考,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文章链接: https://news.xwjr.com/zhuanti/28023.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词条百科刘永好

刘永好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百富榜2010年度第20名,川渝首富。为饲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出借四大产业集群。1000元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开创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希望集团是中国100家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第一名,曾被中国国家工商局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新希望集团一直坚持在实体领域发展,关注“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缺位问题,开创希望金融投身普惠金融服务行列。他表示,全国普遍农业或小微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除了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行政要求和政策引导外,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更多社会主体的功能和作用。

精彩评论

我有话说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

  • 聚焦
  • 行业
  • 观点
  • 数据
  • 政策
  • 专题
  • 金融
  • 课堂